秋季枸杞养生 您不知道的那些养生之道
2014-09-22 查看:3515
核心提示:俗话说:“一年四季吃枸杞,人可与天地齐寿”。枸杞子是一味很好的滋补品,可清肝明目、滋阴润肺、滋肾益精。人们经常用它来泡水喝、煲汤、泡酒,或做菜。中医养生专家指出,枸杞子养生,不同季节,功效有所不同。 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,根据中医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原则,立秋时节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候,人们可以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,科学地摄取营养和调整饮食,以补充夏季的消耗,但此时应补却不可乱补。 专家强调,立秋进补的原则是少辛多酸,尽量少吃葱、姜、蒜、韭菜、辣椒等辛味之品及油炸食物,适当多吃酸味水果和蔬菜以助养肝。与肉食相比,叶类、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补功效更为突出,如枸杞、茄子、鲜藕、绿豆芽、丝瓜、黄瓜、冬瓜、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。中医养生还提倡立秋后每天早晨喝粥,粥利于健脾,可助脾胃滋阴,枸杞作为药食同源的滋补品,不管干嚼吃还是早晨熬粥放一把,对于秋季健脾胃,滋阴补肝肾效果都不错,而且又属于时令性水果,可谓进补的上等佳品。
白露节气 饮食要慎重
每年的阳历9月7至9日为白露。白露是个典型的秋天节气,从这一天起,露水一天比一天凝重成露而名。在白露节气中要避免鼻腔疾病、哮喘病和支气管病的发生,在饮食调节上更要慎重。凡是因过敏引发的支气管哮喘的病人,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腥、生冷炙烩腌菜、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,最常见的有带鱼、螃蟹、虾类,韭菜花、黄花、胡椒等,宜以清淡、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。在食物的属性中,不同的饮食有其不同的“性”、“味”、“归经”“升降沉浮”及“补泻”作用。不同的属性,其作用不同,适应的人群也不同。枸杞性甘、平,归肝肾经,具有滋补肝肾,养肝明目的功效,在白露节气是不分人群非常好的滋补品。
虚则补之,实则泻之
饮食调养方面要体现“虚则补之,实则泻之”;“寒者热之,热者寒之”的原则。做到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所说的:“其知道者,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,饮食有节”。在食物搭配和饮食调剂方面,中医也是注重调和阴阳的。在食与药的一体营养观中,强调同属天然产物的中药和食物,特别是补益或调养人体的阴阳气血之功能是相通的,有着水乳交融,密不可分的关系。在大量的食谱和菜肴中,不难发现有很多药材配伍其中,如枸杞、淮山、黄芪、茯苓、丁香、豆蔻、桂皮之类。当药食调配得当时,可提高食品保健强身和防止疾病的功效。
想有好皮肤全凭肺做主
对于女性朋友来说,想拥有无暇白皙的肌肤,当然也有些人与生俱来的好肌肤,但是有些人则需要通过后天的调养来获取,当然我们也不能只注重外在的功夫,内在的调理更重要,中医认为人体的组成有皮、脉、肉、筋、骨,内有五脏六腑,以及经络、气血的纵横联系,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。因此皮肤与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。尤其与肺的关系甚为密切。想要有好皮肤那么要先养好肺。
“肺主皮毛”。人体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,使气血津液得以布散全身。若肺功能失常日久,则肌肤干燥,面容憔悴而苍白。若能善用滋阴润肺的中药,如枸杞、百合、灵芝、杏仁、桑叶等,会帮助皮肤活化,使皮肤光亮。
早餐来点醒脑食物
中医专家常说“春困秋乏夏打盹”,进入秋季后“秋乏”来袭,该怎么办呢?喝一杯富含营养的水,唤醒头脑。台湾台安医院营养师表示,人的脑部组织75%是水分,因此,在脑部开始“运作”之前,先用枸杞泡一杯水喝,比任何一种食物更能唤醒头脑。唤醒沉睡的大脑后,需要精神抖擞的一天就要开始了。